新闻资讯 News
2021 - 08 - 20
“ 痰液潴留、咳痰困难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之一,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更可能影响临床预后。 痰液潴留会造成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重者可阻塞气道,甚至危及生命。”    粘液的形成和清除对于气道完整性和肺部防御极为重要,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重视痰液管理有利于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1、祛痰管理的常用方法    健康人每天约分泌黏液 10~100 ml,形成厚度约为 2~5 µm 的黏液层,从细支气管延伸到上呼吸道。正常情况下,黏液在气流和纤毛的作用下从下呼吸道转移到咽部,顺利排出体外。    当黏液的分泌量或成分改变、纤毛清除功能下降、咳嗽能力不足时,黏液无法有效排出,潴留于气道,与鼻咽、口咽分泌物、细胞碎片和微生物共同形成痰液。临床常用的祛痰方法包括危险因素干预、物理祛痰以及药物祛痰。    危险因素干预:如积极戒烟、减少颗粒物暴露、防治呼吸道感染。吸烟是气道粘液分泌最常见的因素,因此戒烟对于祛痰管理尤为重要。    物理祛痰:包括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胸背叩击、体位排痰;岩盐气溶胶疗法—吸入空气中饱和的岩盐气溶胶微粒,可改变支气管内容物的流变性,从而促进粘液廓清。    药物祛痰:雾化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吸入高渗生理盐水,促进痰液从呼吸道排出。    2、雾化吸入高渗生理盐水 vs 岩盐气溶胶疗法    在雾化祛痰的常用药物中,吸入高...
2021 - 08 - 13
人与自然的关系微妙,入秋后天气变的干燥,人体内的微环境开始的缺水。与炎热的夏天不同,在干燥的秋季,人体对水分的摄取并不积极,所以秋季高发的功能性便秘悄然而至,在某个时刻让你费尽心力却毫无结果。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又叫“慢性功能性便秘”, 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    功能性便秘在我国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4.0%~10.0%,上海地区患病率为2.9%;台湾地区为8.5%;香港地区为14.3%。城市女性FC患病率为15.2%,农村为10.4%,城市高于农村。且女性患病率为8%,明显高于男性的4%。老年人群的患病率高达11.5%。在慢性便秘中,功能性疾病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和便秘性肠应激综合征占57.1%。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NO.1 功能性便秘形成的原因    饮食因素:饮食过少,过于精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份不足,对肠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肠蠕动缓慢,不能及时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份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    药物影响:长期滥用泻药,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降低,不能产生正常蠕动及排便反射,导致顽固性排便困难。    大肠病变:如过敏性结肠炎、大肠憩室炎、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可引起大肠...
2021 - 08 - 05
普通人群中约有1/3的人有过消化道不舒服的经历。胃肠道的不适症状,多数是所谓“功能性胃肠病”。胃肠道常见的不适症状,如嗳气、反酸、上腹部烧灼感、隐痛、腹胀等等,如果经过常规检查不能发现能够解释临床表现异常的原因,就被称为“功能性胃肠病”,约占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患者的50%~70%。还有一种由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损伤或引发食管来源的症状,被称作胃食管反流病。    尽管病因和发病机制能够解释症状的原因,事实上也属于广义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这类疾病的核心发病机制是胃肠运动紊乱和胃肠道对不良刺激的感受反应过度敏感。因此,也被称为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    该病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发病率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约有1/3的个体曾有胃肠道不适的经历。消化科专科门诊中,功能性胃肠病的比例占50%~70%。二是疗效不理想。由于导致或影响发病的因素很多,症状多样化,导致症状的详尽病理生理学机制不明确,目前缺乏根治的药物或方法。三是反复发作,对生活质量影响较明显。容易造成患者的困惑和恐病心态。四是患者反复就医,占用大量社会经济和卫生资源。    诱发或加重功能性胃肠病的因素分三类:    一是心理和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会引发胃酸分泌增加、消化酶分泌减少和排泌异常,引起胃肠运动不协调,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变,人们受到的精神应激因素增多...
2021 - 06 - 18
孩子头痛、眼痛了一个多月,辗转了儿科、眼科、神经内科等多个科室就诊,一圈看下来,药吃了不少,可症状却没有缓解,直到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才找到了病因,竟然是鼻窦炎。    鼻窦炎为什么会引起头痛、眼痛呢?  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鼻窦的构造。    人体鼻腔的周围分布有四对鼻窦:上颌窦、筛窦、蝶窦和额窦。它们都是鼻部周围的骨性空腔。腔内分布的粘膜腺体,会分泌一定的粘液,粘液通过鼻窦的自然开口排入鼻腔,形成鼻涕。    鼻窦分泌物未能及时排出就会引起鼻窦炎,如果是双侧筛窦、额窦炎症,这两个地方在两眼与额头之间,就会引起额头和眼睛疼痛。    在我国,鼻窦炎的患病率大约在8%,占耳鼻喉科就诊人数的10%左右,并且所有人群均易发生,儿童和年老体弱者更多见。  鼻窦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鼻窦炎多发生在感冒后,有持续的鼻塞,流脓鼻涕、头痛甚至发烧;慢性鼻窦炎常见鼻阻塞,反复流鼻涕或脓性分泌物,也可能有鼻出血,咳嗽,有的人还会有嗅觉减退,长时间的鼻塞会引起头疼头晕等症状。    慢性鼻窦炎又分为细菌性的、病毒性的、过敏性、真菌性的,但事实上,并没有一种独立的发病因素被确认,多数只是诱发或易感因素。    鼻窦构造是开口小,里面大,鼻窦炎比鼻炎更加难于治愈,且容易反复发作。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目的是控制炎症与感染,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鼻窦内膜粘膜里面的血管少,吃药的药效难以达到,穿刺或者...
2021 - 05 - 21
5月20日,贝壳突发讣告,称:“今天万分难过,贝壳创始人、董事长左晖因肺癌离开了我们”。消息突然,迅速跑上热搜,年仅50岁,身价达千亿,刚当上地产首富。左晖一直给人精力旺盛的形象,但事实上,他在多年前就被诊断出患有肺癌,并接受过化疗,这位“北京最大的中介头子”抗癌历程时间跨度长达8年,最终都没有战胜病魔。我们惋惜的同时,也能深感到,对于普通人来说,阻断一些疾病的根源还在“预防”二字。    一份2015年度中国癌症统计的调查中显示,我国约有430万人确诊为癌症,其中因癌症而去世人数高达280万。而高死亡率背后的原因更值得人深思:不少的患者确诊为癌症时为中期,甚至晚期,这时候治疗难度已经很大了。以肺癌为例,70%的患者是局部晚期和晚期病人,失去了外科手术根治治疗的宝贵机会,因此预防肺癌还要从日常护肺做起。    1、定时体检    对于我国肺癌高发原因可总结为“五气三霾”,所谓“五气”就是室外大气污染、室内烟草烟气污染、厨房油烟气污染、房屋装修带来的可挥发性气体污染以及长时间爱生“闷”气即心理污染。“三霾”指的是室外的雾霾、室内的烟霾和内心的阴霾。    肺癌的发生并非是不可控的,它是一种由不健康生活方式造成的慢性疾病,早期发现的肺癌是可以治愈的,尤其是那些年龄偏大,抵抗力低和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高危人群,应该每年接受一次相关体检。    2、抽烟和戒烟    大家都知道,尼古丁是导致肺...
025-86711683
(全国服务热线)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8 - 2021 南京宽诚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宽以待人 诚信为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