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2021 - 01 - 21
近期,家长给宝宝使用了某“消字号”含有大量激素的抑菌霜,导致5个月大的孩子出现“大头娃娃”现象:发育迟缓、脑袋肿大、毛发密集等,消字号产品乱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随着“大头娃娃”事件的发酵,越来越多的消字号婴幼儿产品“爆雷”。2020年12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筛查了网络销售的41批婴幼儿湿疹类产品。结果显示:在34批妆字号产品中检出2批含有激素,检出率为5.9%;而在7批“消字号”产品中检出4批含有激素,检出率为57.1%。    拿消字号的膏霜当药用,不仅反应出黑心商家的无德,也反应出消费者对“消字号”“药字号”“械字号”产品认识存在严重的误区。那么这些字号代表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消字号】    是经地方卫生部门审核批准的卫生批号,属于卫生消毒用品范畴,检测指标主要为杀菌作用,格式为【xx卫消证字xx第x号】,不具备任何疗效。    消字号只能用于外用消毒杀菌,不具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功效。国家《消毒管理办法》第33条规定,消毒产品就是起一种杀灭和消除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不能出现或暗示治疗效果。    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三大类,例如常见的84消毒液,湿纸巾,女性生理期卫生用品、卫生手套等。    医生一般不会给婴幼儿处方消字号产品,除非是为皮肤消毒灭菌,且消字号产品大多数没有儿童使用的适应症,出现添加激素等问题的风险较高。    【国药...
2020 - 12 - 23
“过敏”这个词语大家并不陌生,比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都有过敏反应的深度参与。全球大约有30%-40%的人被过敏问题困扰,而中国过敏性患者就有超过2亿人!  那么,究竟什么是过敏呢?    过敏是机体的一种“变态反应”,是人对正常物质(过敏原)的一种不正常的反应。正常情况下,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    ①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这些物质将与人体和谐相处,最终被吸收、利用或被自然排出。    ②如果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则会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    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也就是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  临床上将变态反应分为四种类型:    【I型】又称立即性过敏性反应,是由特定类型的抗原引起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过敏原。    【II型】引起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如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的溶血反应等。    【III型】又称免疫复合物型过敏反应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引起组织炎症损伤,如部分肾小球肾炎。    【IV型】又称迟发型过敏反应,由T细胞介导,表现为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病理损伤。    过敏就是I型变态反应的主要代表,临床上将其大致分为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    过敏反应是机体对致敏原做出异常反应的...
2020 - 12 - 11
干燥的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嗽。很多呼吸道疾病都会导致咳嗽,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咳多了容易引发肺炎、支气管炎。而有一种咳嗽,经常被误诊,家长们要注意了!  案  例    某位5岁儿童久咳不愈长达半年多,其咳嗽是干咳、痰少,不伴发热,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影响夜间睡眠,也有运动后加剧的情况。先后到过4家医院就诊,胸肺检查全都正常,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等,各种抗菌药、止咳药吃了许多,可就是不见效。后经诊断,这个孩子是得了: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隐匿性哮喘、咳嗽型哮喘或非典型性哮喘,是以慢性刺激性干咳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小儿多见。    咳嗽型哮喘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有:    ◆可有过敏家族史或其他部位过敏性病史,如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    ◆咳嗽持续发生或者反复发作一个月以上,有的甚至长达两三年;    ◆发作性咳嗽是主要症状,多在晚上睡觉前咳一阵,半夜醒来咳一阵,早上醒来咳一阵;    ◆干咳为主,多数无痰或少许泡沫痰,无典型的喘息表现;    ◆常因上呼吸道感染、吸入过敏原(如烟雾、尘螨等)、吸入冷空气、剧烈运动等诱发咳嗽,深夜或凌晨加重。    由于没有典型支气管哮喘的喘息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常被漏诊或误诊。而病情得不到改善,多数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发展成典型的哮喘,出...
2020 - 12 - 03
进入十二月,冬季可算是迈入正轨了,随着全国大范围冷空气来袭,呼吸道疾病进入了高发季节,特别是对于慢阻肺(COPD)患者而言,更是难熬,因为慢阻肺在冬季更容易急性加重或反复发作。    慢阻肺急性发作的3个“信号”——咳、痰、喘。如患者出现咳嗽加重、痰量增多,痰色变黄,呈脓性或黏液性,气短的症状加重时,往往提示病情由稳定期突然转变为急性加重期。不过,有部分老年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并不明显,仅表现为食欲下降、下肢浮肿加重等。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机制    慢阻肺是以慢性呼吸系统症状,肺功能逐渐下降和反复发生急性加重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发病机制为上皮屏障功能受损、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介导的固有炎症反应活化,及T细胞/B淋巴细胞介导的继发炎症反应激活的过程,多种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释放的多种炎性介质,导致了慢阻肺的病理变化。    慢阻肺是一种不可逆的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而等到出现明显症状再做检查时,肺功能已经下降了40%-50%。每一次的急性加重都会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慢阻肺不仅损伤气道、肺泡和肺血管,还损伤肺外组织,如骨骼、骨骼肌、心脏以及其他器官。虽不可逆,但专家表示,慢阻肺仍然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一定要重视预防和持续治疗。    如何在冬季预防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呢?    1、戒烟    吸烟会导致气道黏膜纤毛功能失调、气道结构改变、气道炎症、气道阻塞等诸多病...
2020 - 09 - 11
新冠疫情持续地在“搞事情”,全民都知道,戴口罩可以阻止病毒侵袭,但是想要让身体机能长久地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还需要注意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这里所说的“强体质”和“抵抗力”其实就是人体免疫力的一种表现。  所谓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一种防御机制,用于识别、排除“异己”,而人体内执行这种功能的,就是我们的“免疫系统”。  机体的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长期发育与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卫机能,即“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另一种叫“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如疫苗、免疫球蛋白等)而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它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共同构成。  而呼吸系统的局部免疫,又有其本身的特点。呼吸道是开放器官,昼夜不停地呼吸,可吸入空气中各种各样的病原微生物、致敏原和粉尘等。对其发挥保护功能的首先是外围屏障,比如粗大的颗粒物(>10微米)会被鼻毛阻拦在鼻前庭。较小的颗粒物会进入呼吸道,此时,就由呼吸道的一系列非特异性防御机构发挥作用:  1、呼吸道的粘膜及纤毛  呼吸道完整的粘膜,能阻挡微生物的侵犯,支气管粘膜-纤毛系统的正常运动和波动,能以每分钟1200次的频率不断向外排出异物,以保持支气管无菌。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的病人,支气管纤毛的数量减少,并且由于分泌了过多的粘液...
025-86711683
(全国服务热线)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8 - 2021 南京宽诚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宽以待人 诚信为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