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关系微妙,入秋后天气变的干燥,人体内的微环境开始的缺水。与炎热的夏天不同,在干燥的秋季,人体对水分的摄取并不积极,所以秋季高发的功能性便秘悄然而至,在某个时刻让你费尽心力却毫无结果。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又叫“慢性功能性便秘”, 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
功能性便秘在我国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4.0%~10.0%,上海地区患病率为2.9%;台湾地区为8.5%;香港地区为14.3%。城市女性FC患病率为15.2%,农村为10.4%,城市高于农村。且女性患病率为8%,明显高于男性的4%。老年人群的患病率高达11.5%。在慢性便秘中,功能性疾病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和便秘性肠应激综合征占57.1%。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NO.1 功能性便秘形成的原因
饮食因素:饮食过少,过于精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份不足,对肠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肠蠕动缓慢,不能及时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份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
药物影响:长期滥用泻药,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降低,不能产生正常蠕动及排便反射,导致顽固性排便困难。
大肠病变:如过敏性结肠炎、大肠憩室炎、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可引起大肠痉挛、运动失常,使粪便通过不畅而发生排便困难。
排便动力不足:年老体弱、久病卧床、产后等,因膈肌、腹肌、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减弱,腹压降低而使排便动力不足,导致排便困难。
心理因素:精神心理障碍是便秘的一项单独病因,其包括抑郁症、精神病和神经性厌食症。
NO.2 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危害
长期功能性便秘可使结肠憩室、肛周病变等发病率增加,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致死率。据一项来自《中国老年学杂志》上的研究,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4个领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年龄±2岁的未患功能性便秘的老年人),这说明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较差,见表如下。
NO.3 功能性便秘的治疗
功能性便秘的治疗目的主要为缓解症状,改善便秘,恢复正常的肠道动力和排便的生理功能。临床上常采用通便药进行治疗,对于通便药的选择既要考虑到药物的效果也要考虑到药物的安全性、依赖性等各因素。
近年来,生物反馈治疗技术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有实验研究表明,该方面长期缓解率可达90.5%。
宽诚科技联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针对功能性便秘患者(483例)进行了生物反馈治疗对比研究。在纳入病例数据前,研究人员对所有患者肠镜检查以排除结、直肠器质性病变,之后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治疗而对他们进行了分组:试验组71人,对照组72人;每天进行45min的生物反馈动力仪治疗,通过5天的试验,试验组有效率达90.5%,对照组则只有52.7%。
NO.4 生物反馈胃肠动力仪治疗原理
胃肠道的运动是通过平滑肌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生物反馈胃肠动力仪通过外加不同频率的电信号驱动,发生“驱动-跟随-谐振”效应,使胃肠恢复正常的蠕动节律,达到消除或减轻胃肠疾病症状的目的。
文献参考来源:
[1]. 杨丽全,彭华芬,郑建盛等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国老年学杂志, 3200-3201.
[2]. 贡呜,李岩,功能性便秘的治疗现状,中国当代医药,2009,(16).
[3].李敏利,张晓华,朱人敏等人,不同类型通便药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的临床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3 ,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