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2020 - 04 - 14
随着春季的到来,万物复苏同样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在“咳痰喘”三症来袭之时,不少人的认知还停留在“老慢支”的概念里。事实上,由于这些前期症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类似,慢阻肺患者气短特征常被忽视与误诊。有不少患者在发病早期症状非常隐蔽,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感觉不舒服时,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慢阻肺的全球死亡率多年始终没出现下降拐点,中国情况亦不容乐观。    慢阻肺患者的痛苦如同小刀割肉:一动就喘,好像千万只无形的手,掐住每一支气管,气进不去,也出不来,呼吸每一口气都无比艰难,更有咳不完的黏痰,常感到生不如死。对于慢阻肺这个疾病,我们要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慢阻肺的分级。    慢阻肺分级如下    Ⅰ级: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轻度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但不是所有都有慢性咳嗽、咳痰的症状。在这个阶段,病人可能甚至都没有察觉到他们的肺功能有异常。    Ⅱ级: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加重的气流受限和活动后气急的症状的进展为特征。这阶段时病人通常开始因为他们的呼吸困难或一次急性发作而寻求医疗帮助。    Ⅲ级: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进一步加重的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急加重,反复急性发作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Ⅳ级: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严重的气流受限或慢性呼吸衰竭为特征。在这个阶段,生活质量受到相当大的影响,这时的急性发作可能威胁到生命。    我国慢阻...
2019 - 08 -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内科日常临床诊疗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等。根据临床特点,FD还可以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两个亚型。FD患病率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国内人群的发病率约为20%,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约3亿人深受消化不良症状的困扰。虽然FD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并不造成威胁,但是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上腹部胀气等症状常困扰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学习,导致生命质量下降。另外,因为病情反复患者频繁就医与检查,也造成了大量医疗资源的消耗。目前临床上,FD的治疗以促动力药和抑酸药为主。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常伴有胃动力下降,如果患者餐后出现症状,会首先使用促动力药,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等。餐前有症状、餐后缓解或与进食无关、主要表现为上腹痛的患者,一般使用抑酸药。抑酸药是一种能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由“替丁”和“拉唑”的药物组成,比如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但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常容易带来副作用,如心血管不良事件、消化道症状及皮疹等,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用药要格外小心。近年来,胃肠起搏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发现,平滑肌的电生理异常是FD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如同心脏起搏一样,胃肠道亦存在起搏点。存...
025-86711683
(全国服务热线)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8 - 2023 南京宽诚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宽以待人 诚信为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注我们: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