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
07
-
28
为深入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尘肺病防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2020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职业健康工作会议部暑和《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尘肺病康复站(康复点)试点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本次试点工作从2020年7月开始,至2021年11月底结束。各地要在尘肺病患者随访调查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尘肺病患者集中的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底数,优先选择基础条件好、尘肺病患者人数多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开展试点工作。按照“康复站为主,康复点为辅”的原则,依托现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试点建设康复站或康复点,为辖区内尘肺病患者(包括临床诊断的尘肺病患者)提供康复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研究制定了《基层医疗机构尘肺病康复站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和《基层医疗机构尘肺病康复点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各地要结合实际,按照两个指南提出的“七个一”和“六个一”的标准要求,研究制定基层医疗机构尘肺病康复站(康复点)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细化落实试点建设的场地、人员、设施、设备、药品、培训等内容,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和尘肺病康复站(康复点)试点工作。 通知强调,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试点工作主体责任和岗位人员责任。通过国家尘肺病康复技术指导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技术指导,各...
2020
-
04
-
30
如果常看电视,我们就会发现各种和肠胃有关的药物广告都常常提到“增强胃动力”这一疗效。但是你真正地了解什么是胃动力吗?胃动力是不是越强越好呢? 人体是世界上设计最为精妙,最为复杂的“机器”。而消化系统,就是这部机器的“发动机”。所谓胃动力,就是指胃部肌肉的收缩蠕动力,主要表现在胃部肌肉收缩的力量和频率两方面。简单来说就是胃运动的快慢和力度。 正常情况下,胃是保持着某个运动节奏和强度的,但当胃动力发生障碍时,就会出现另外的三种情况: (1)胃动力低下。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情况,难怪我们总是听到“增强胃动力”的口号。胃动力低下主要表现为胃部运动速度减慢,收缩幅度减弱,进而造成食物在胃里待太长时间。所以胃动力不足的人会老感到吃下的食物难以消化、腹胀、稍微吃一点就撑。 (2)胃动力亢进。这是由于胃较之正常时候蠕动更快、收缩力更强造成的。胃动力亢进一方面容易导致食物通过胃肠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由于胃肠的过度收缩,容易引起胃肠内压力增加,食物不易通过。如此长期下去很可能诱发肠易激综合征、弥漫性食管痉挛等其他肠胃疾病,同样不可小视。 (3)反流。顾名思义,指的是胃内容物也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食物是随着胃肠的规律运动自上而下行走的,但当胃窦与十二指肠运动失调时就可能出现反流,伴随反流而来的还常有呕吐、咽喉烧灼等症状。 ...
2020
-
04
-
17
腹痛、腹胀、早饱、反酸、胃灼热、呃逆、恶心、呕吐、便秘……有时自己调整调整就可以很快恢复,但也有很多朋友长期经受着这些毛病的困扰。这些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否早已影响了你的生活质量? 目前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促胃肠动力药物,但是药物的疗效不佳,容易反复使患者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导致焦虑抑郁。因此“胃肠起搏”作为一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治疗的新方法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胃肠治疗仪基于“胃肠起搏”基本理论,应用现代电子技术模拟人体正常的胃肠电信号,作用于体表胃肠起搏点,抑制异位起搏点的电活动,调节不正常的胃肠蠕动节律趋向正常化,缓解或消除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宽诚胃肠治疗仪,对多种预设波形反复研究论证,合成了更接近人体正常胃肠电信号、对胃肠起搏点具有显著驱动刺激效应的特殊波形,为患者带来全新的诊疗体验。
2020
-
04
-
14
随着春季的到来,万物复苏同样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在“咳痰喘”三症来袭之时,不少人的认知还停留在“老慢支”的概念里。事实上,由于这些前期症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类似,慢阻肺患者气短特征常被忽视与误诊。有不少患者在发病早期症状非常隐蔽,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感觉不舒服时,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慢阻肺的全球死亡率多年始终没出现下降拐点,中国情况亦不容乐观。 慢阻肺患者的痛苦如同小刀割肉:一动就喘,好像千万只无形的手,掐住每一支气管,气进不去,也出不来,呼吸每一口气都无比艰难,更有咳不完的黏痰,常感到生不如死。对于慢阻肺这个疾病,我们要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慢阻肺的分级。 慢阻肺分级如下 Ⅰ级: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轻度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但不是所有都有慢性咳嗽、咳痰的症状。在这个阶段,病人可能甚至都没有察觉到他们的肺功能有异常。 Ⅱ级: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加重的气流受限和活动后气急的症状的进展为特征。这阶段时病人通常开始因为他们的呼吸困难或一次急性发作而寻求医疗帮助。 Ⅲ级: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进一步加重的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急加重,反复急性发作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Ⅳ级: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严重的气流受限或慢性呼吸衰竭为特征。在这个阶段,生活质量受到相当大的影响,这时的急性发作可能威胁到生命。 我国慢阻...
2019
-
08
-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内科日常临床诊疗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等。根据临床特点,FD还可以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两个亚型。FD患病率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国内人群的发病率约为20%,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约3亿人深受消化不良症状的困扰。虽然FD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并不造成威胁,但是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上腹部胀气等症状常困扰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学习,导致生命质量下降。另外,因为病情反复患者频繁就医与检查,也造成了大量医疗资源的消耗。目前临床上,FD的治疗以促动力药和抑酸药为主。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常伴有胃动力下降,如果患者餐后出现症状,会首先使用促动力药,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等。餐前有症状、餐后缓解或与进食无关、主要表现为上腹痛的患者,一般使用抑酸药。抑酸药是一种能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由“替丁”和“拉唑”的药物组成,比如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但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常容易带来副作用,如心血管不良事件、消化道症状及皮疹等,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用药要格外小心。近年来,胃肠起搏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发现,平滑肌的电生理异常是FD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如同心脏起搏一样,胃肠道亦存在起搏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