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便秘,腹胀、恶心、胃排空明显延迟,症状逐渐加重……考虑糖尿病胃轻瘫了吗?
什么是糖尿病胃轻瘫?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常见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消化道并发症,主要是糖尿病所致的胃蠕动节律紊乱、胃排空延迟,但不伴有消化系统的机械性梗阻。
据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已达1.6亿,患病率高达11.6%。
52%的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至少存在一种慢性并发症,74.6%的2型糖尿病病房患者至少存在一种慢性并发症。
而在所有胃轻瘫患者中,约有1/3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则会有更大的几率发生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门诊患者中约有30%-50%伴有胃排空延迟。
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糖尿病胃轻瘫、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如何诊断胃轻瘫?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在诊断胃轻瘫之前需排除胃出口梗阻或其他器质性原因。胃电图、测定胃排空的闪烁图扫描等有助于诊断。
胃轻瘫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3个标准:
① 具有胃轻瘫症状;
② 排除幽门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出口梗阻;
③ 确诊胃排空延迟。
在诊断胃轻瘫之前,除关注典型的消化道症状外,临床辅助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内镜检查
在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之前,必须通过消化道内镜检查排除机械性梗阻、溃疡、肿瘤等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和其他全身性疾病,还可观察禁食8h后胃内容物的排空状况,使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更加直观。
▪消化道钡餐造影
患者口服钡剂后行X线检查,可显示消化道溃疡、胃体扩张、胃排空延迟等病变。服用钡剂30min后尚未发现钡剂进入十二指肠或6h后胃内钡剂尚未排空均提示糖尿病胃轻瘫的可能。
▪放射性核素排空检查
放射性胃排空显像能对生理状态下胃功能进行客观判定,对消化道疾病患者胃功能变化的诊断具有简便、无创伤、可重复、符合生理状况、可精确定位等优点。但此方法对设备要求高、价格昂贵,且具有一定放射性,临床上较少使用,目前多用于试验研究。
▪胃排空呼气试验
将13C与中链甘油三醋(辛酸)结合作为标志物并标记在试验餐中,受试者口服试验餐后,标记物在体内经过吸收代谢,氧化形成13CO2被呼出体外,测试者收集呼气样本,经仪器分析后可估测胃的半排空时间。
▪胃压测定
受试者空腹8h后,测定者将胃窦-幽门-十二指肠测压管在X线的指引下插入受试者胃内,分别测定进餐后消化间期(空腹3个小时)和消化期(餐后2个小时)中胃部收缩运动引起胃内压力的变化,可反映上消化道的动力节律。
▪胃电图
受试者空腹8h后,取仰卧位,将涂有导电糊的电极置于受试者胃体、胃窦在体表的投射处,分别记录受试者空腹30min和进餐后30min内的胃电活动,主要观察主频率、主功率、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胃动过缓和胃动过速百分比,以及餐后/餐前的功率比,来评估患者的胃功能状态。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结合消化道的运动及内容物的流动来观察消化道壁的收缩和排空,但它对检查者的技术要求较高,且主要用于评估液体食物的排空效率,对于肥胖或检测时胃内气体较多的患者准确性较差。
如何治疗胃轻瘫?
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中,有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与非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往往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运用针刺、灸法、推拿、穴位注射等方式帮助患者加快胃肠蠕动,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症状。
在西医治疗中,积极控制血糖是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高血糖是引起糖尿性胃轻瘫的一个重要因素,胃排空延迟使食物排空受阻,影响餐后血糖,导致血糖水平起伏,形成恶性反馈。因此,CGM及给予胰岛素依赖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有利于严格的血糖管理。
此外,西医治疗会采用常用的消化道系统药物治疗。例如临床多使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及胃动素受体激动等来增加患者胃动力、促进胃排空;使用普卢卡必利来改善结肠运动、缩短结肠转运时间、增加自发排便,以治疗便秘。
同时,必要的营养支持、补充水、电解质是首选疗法。患者应根据营养师的建议,少量多次摄入低脂、低纤维食物。脂肪可减慢胃排空,纤维可增加腹胀及饱食感。另外还建议胃轻瘫患者分餐、进食液体含量较多的食物。
除了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外,还要向大家介绍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胃电起搏。
ICC是胃肠道的起搏细胞,它产生的慢波通过电信号传播至平滑肌细胞并传播到全胃,使胃产生节律性收缩,当胃肌电活动紊乱时,胃肠道的运动也会发生异常。而胃电起搏则是通过外加电流刺激ICC,使原本紊乱的胃肌电活动恢复正常,类似于心脏的电除颤。
这种治疗方式作用于体表胃肠起搏点,对于患者来说,无创无痛,依从性好,更利于患者接受,也能作为辅助疗法,有效减轻糖尿病胃轻瘫症状。
不论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又或者是非药物治疗,为了尽快减轻临床症状,帮助患者解决困扰,很多时候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治疗,多种治疗相辅相成,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弥补缺陷,这样才能大大提高糖尿病胃轻瘫的治愈率,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物反馈胃肠动力仪根据“胃肠起搏”基本原理研制而成,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产生与正常人体胃肠基本电节律相似的胃肠生物电信号,作用于体表胃肠穴位,使胃肠起搏点电活动产生“跟随效应”,恢复正常的节律,达到治疗多种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目的。
经过多中心临床治疗观察,生物反馈胃肠动力仪在治疗功能性便秘和餐后不适综合征时的有效率高于80%,为患者带来了全新的诊疗体验。
该产品打破了传统医疗方式的局限性,极大地丰富了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段,能够广泛用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检测和治疗。